小孩上EQ情緒課,有必要嗎?

--

--談芯福里情緒教育課程之效果研究

芯福里官方網站: https://www.happinessvillage.org/

一套以心理學知識為基礎、針對台灣國小學童設計的情緒教育課程,可以對國小高年級的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?台大心理系雷庚玲老師針對芯福里情緒教育課程進行效果檢驗,研究分享如圖,轉自台大校友雙月刊。

先說研究結論:對於情緒智能較差的孩子具有「雪中送炭」的效果;對於親子依戀關係較佳、父母教養態度較開放寬容民主且具堅持行為標準的孩子則有「錦上添花」的效果。

作為一個孩子上過芯福里EQ課的母親,如果有人好奇「這種情緒課程有必要嗎?」,我有幾個心得想分享給大家:

  1. 情緒天生就有,但需要後天學習

我們天生就會有情緒,情緒可能有高有低、有好有壞,但我們對於情緒經常是感受多於理解,「我感覺生氣,但不清楚為何生氣」、「我覺得沮喪、但表現出來卻像是憤怒」,諸如此類的例子每日在我們生活中搬演,因此情緒教育是絕對重要的,而且愈早開始學習愈好,但現行學校教育體制內的相關課程與資源有限。而且一套好的EQ課程的設計需要有心理學知識內涵為基礎、配合生活化的情境題目和可愛的文創設計,再加上強大的現場師資,才有可能創造出最佳的學習效果。

2. 感謝「覺醒家長」的用心投入

我認識一些芯福里情緒教育的志工爸媽們,深深有感他們對於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高度「覺醒」,他們重視家庭關係、也想要帶給孩子更好的教養陪伴,不僅知道情緒的重要、也理解自身的不足,因此願意投入情緒教育的學習,花費大量時間金錢接受培訓,更願意貢獻己力,進班授課與陪伴孩子們。這些覺醒家長們常分享,在接受EQ課程培訓後,大多會感受到自己是第一個受惠者,先學會辨識覺察自己的情緒,就有可能好好照顧家人的情緒,帶來家庭關係的改變。

3. 自學很好,共學更棒

情緒與人際互動密切相關,因此一個團體中只有一個人有高情商是不夠的。進入學校後,孩子會有密集的同儕互動,如果同學們大多數都不擅於情緒評估與表達,高情緒智能的孩子一樣可能會面臨人際困擾與適應挑戰,所以需要孩子們一同學習,才有可能創造良好的同儕互動氛圍。此外,社會情緒互動不只發生在學校,家庭的影響力更大,所以不僅孩子需要學習情緒課,家長更需要一起學習。孩子接受了情緒教育,回到家中卻得面對高壓管教或情緒智能不佳的父母,又怎麼能夠好好表達與調節情緒呢?如果可能,推薦家長也可以一起學習認識情緒,稍微花一些些時間心力,參閱孩子們帶回家的EQ課程教材,跟孩子聊一聊,大人小孩都會有收穫。

說了一堆,可以關心一下,你們家孩子學校是否有提供情緒教育課程呢?如果有,對你們家是雪中送炭還是錦上添花呢?如果還沒有,就先從家庭教育開始吧,認識情緒、照顧情緒,是我們每個人一生都需要好好學習的功課喔!

#芯福里 #情緒教育課程 #EQ #情緒智能
#台大校友雙月刊 #台大心理系 #雪中送炭 #錦上添花

完整研究結果如下:

--

--

S.T.工作筆記

非典型人生的實踐者,從大眾傳播到MBA、從管理學到心理學,經歷外商、創業、與專業進修,人生持續挑戰著各種未知與可能。台大心理與政大企管雙碩士,現為臨床心理師、法官學院講師、UDN鳴人堂專欄作家、未來Family嚴選作者。授課/活動邀約請洽:lovetalkstw@gmail.com